❏ 站外平台:

Linux的成功源于自私和信任

| 2013-06-09 15:09   分享: 2    

Linux的创造者Linus Torvalds摘取了由芬兰技术科学院颁发的千禧年科技奖,以及作为奖金的600000欧元(相当于756000美元或486000英镑)支票。

他被授予该奖的理由是他创造了最初的Linux操作系统,并且长期以来决定着Linux内核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修改——以通过代码让软件和硬件协同工作。

今天,各种各样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驱动着世界上无数的服务器、TV机顶盒、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网络路由器、个人电脑以及超级电脑。

在该奖项宣布之前,Torvalds先生罕见地接受了一次BBC的采访。

当你1991年在Usenet新闻组上发布关于最初的系统内核的消息时,你当时预想到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我想你的问题是假定我在这之前做好了某种程度的计划,但实际上那并不存在。在我公布原始的内核代码时,我对于未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预期;发布它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只是想要告诉大家“嗨,来看看我做出了什么。”

我当时绝对没有奢望会有别人来帮助我完成这个项目,但我期望能得到一些针对项目完成度的意见反馈,并且能够搜集到一些在别人看来不错的想法。

Linux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开源本质。你认为是什么使得人们愿意在没有物质奖励的情况下投入时间参与其中?

实际上在许多方面,我认为开源的真正意义在于:允许每个人变得“自私”,而非试图让所有人都为了一致的公共利益来做贡献。

换言之,我从来都不把开源看作那种夸大其辞的“让我们围着篝火唱起兄弟之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不,开源只有当每个人都出于各自自私的目的而来为之付出努力时,才会真正地发展壮大起来。

话虽如此,在当下,这些自私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经济奖赏”。

最早这些参与Linux开发的人,他们的“自私”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捣鼓新奇玩意的爱好。这也曾经是我做Linux的理由——编程是我的乐趣——一种真正的激情——而学会怎样控制硬件则是我的“自私”目的。到后来我发现,并非只有我一个人抱有这种目的。

在那些规模较大的、开设了计算机科学系的大学里面,也会有不少人对类似的东西感兴趣。

对于那些人来说,完全从零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可能显得有点疯狂,但肯定会有人对摆弄、折腾硬件设备产生兴趣,如果他们足够兴致盎然的话,他们就会开始捣鼓这个操作系统,提出改进的建议,而且最终自行实现这些改进并回馈给我。

版权模式可以保护这一类人。假如你是一个操作系统的爱好者,你听说了这个项目,如果你感到自己贡献的劳动可能会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冤大头”,你肯定不会乐意加入,但是由于GPL v2许可证的采用,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GPL v2许可证的基本属性是一种非常简单明了的“以眼还眼”模式。我给予你我所做的改进成果,但作为回报,你必须承诺:你也会把你所做的改进成果给予他人。

它是一个从骨子里公平的许可证,你用不着担心别人会从你的劳动成果中“揩油”。

令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公平性”的概念实际适用的范围可以扩展到非常之广。

当然,很多公司最初对这种他们闻所未闻的许可证持强烈的怀疑态度,有时候这种怀疑甚至会翻上一番,个中缘由在于自由软件阵营的一部分人极端地反对商业化、恨不得那些公司一夜之间就把所有东西全部变成自由软件。

但是说真的,整个“以眼还眼”的模型并不只是适用于个人意义上的公平,它的公平性同样也适用于公司规模、乃至全球规模。

一旦个人和公司克服了这道障碍——改口将它称作“开放源码”,并且澄清了它绝非是某种反商业化行动这一事实——事态就开始欣欣向荣起来了。

事情最终演变成了这样,如果竞争对手不投入与你同等的努力,他们就不能获得和你同等的收益:如果他们不参与项目的贡献,他们就不能够影响项目前进的方向,并且他们在相应的对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上将远远落在后面。

因此,积极地参与其中是大有好处的——你不能总是沿着别人的工作亦步亦趋。

来自80个国家的7800名开发者参与贡献了最近一个版本的Linux内核。由于它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是否会导致新人要想加入开发变得愈加困难?

内核肯定是变得更加复杂了,而且绝对会有那种新的开发者不想一上来就碰到的难啃的核心部分。

当那些之前没有一定良好记录的新人向内核提交补丁时,社区里的人们会变得比较紧张——尤其是涉及那些复杂部分的、例如VM子系统的代码。

所以说,比起15年以前,如今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核心开发者肯定是变得更困难了。

与此同时,我认为参与内核开发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一件事,如果你不用一上来就直接去搞最复杂的核心部分的话。事实上,我差不多每三个月发布一个新版本的内核,每次发布通常都有1000人以上参与了开发,也就是说,我们肯定不缺少贡献者。

你之前提到过,你不可能亲自去把所有提交的代码在所有的硬件上都检查一遍——在这样的开源项目当中,信任所导致的问题可能会有多大?

哦,信任是最重要的东西。同时它也是条双行道。

并不只是我应当信任那些子部分的负责人能够把事情做对,相应地,他们也应该能够信任我会保持公平公正、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的意见并不总是一致,有时候争论会愈演愈烈,在一天的结束时,你甚至都可能感到不太喜欢对方,如果你至少相信别人不是故意要和你抬杠的话。

举个实际的例子,这种信任问题也正是我从来不曾想要为一个商业Linux公司工作的原因。

我单纯是不想给人们留下一种存有偏见的印象——我要人们能够信任我的公正性,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们看着我始终如一地维护着内核,更因为他们知道,我并不会藉由支持某个Linux公司甚于另一个公司而从中谋取自身利益。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开始全职投身于Linux的维护开发,而且这是份拿薪水的工作,但在这之前我并没有这么做,直到我找到了一种方式能让我自身保持明显的中立,通过一个本身并不出售Linux产品的工业界非营利机构。

即使如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实际上还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其中白纸黑字规定了:雇佣我并不意味着Linux基金会能够干涉我的做法。

所以准确的说,由于我如此重视这类信任问题,我有着一份也许你闻所未闻的最稀奇的雇佣合同。

基本上,合同中有一段是关于我应当做什么的——可以归结为,我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是开源的——而合同的剩余部分,则说明了我所工作的公司无权对我施加任何影响。

“信任”并不等于绝对中立,或者类似的东西;它是某种程度的可预见性,知道你不会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Linux在许多IT领域如智能电话、服务器上日趋流行,但它从未在桌面领域取得类似的突破——你认为这可能在将来发生吗?

我认为要想占据消费市场,你确实需要有一定的预装度。从Android可以看到,Linux的确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消费产品。所以消费市场本身并不一定是什么难啃的硬核桃,“你需要被硬件产品预装”才是个大问题。

在笔记本和桌面市场上,我们没有任何公司成功地采取了这种策略。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这样的做法确实不大容易。

虽说如此,我也不会放弃希望。号称“全能Web浏览器”的消费产品开始介入市场,或多或少正在使这一切变得现实,Google的Chrome操作系统(Chromebox和Chromebooks)很显然在朝着这方面发展。

因此我仍然充满期待。对我来说,桌面Linux是我最初的出发点,而且说起来,桌面Linux至今仍然是我主要使用的操作系统——尽管我还有其他的Linux设备,包括一个Android手机——所以就个人来说,我也很乐意看到Linux同样能占据一部分的桌面市场。

不过与此同时,看到它在其他市场大获成功,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Steve Ballmer曾经形容Linux是一种“癌症”,但在最近几个月里,我们听说微软发布了Skype的Linux版本,现在它又开始提供基于Linux的Azure云服务平台——这是否让你有所欣慰?

嗯,可以说微软至少从某种程度上停止了敌视Linux,这一点还是让人安心的。所有那些“癌症”和“非美国式”之类的叫法只会让人感到难堪。

最近基于Linux的Raspberry Pi项目的启动,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你希望它能够激发起下一代程序员的兴趣,以使他们将来能够能为Linux的贡献者吗?

我自己就是从“捣鼓电脑”这样的背景走过来的,所以是的,我理所当然地认为Raspberry Pi这类东西大有意义:试图让更多的人来捣鼓电脑、玩出各种花样。

让计算机足够廉价使得你不仅可以负担得起较大批量的硬件花销,可能更重要的是,你更可以负担得起失败的代价。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怀疑这类设备最终会落到很多儿童手中,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只是稍微玩玩而已,很快就会完全失去了兴趣。

但这样做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它足够便宜,你能够负担得起许多个“不感兴趣”事例的代价,直到最终激发起了一个极其罕见的“感兴趣”的事例。

所以我实际上认为,如果你把这些平台做得足够廉价——廉价到了可以“随手扔掉”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浪费可以成为一件好事,因为这也许意味着你最终发现了一些珍稀的、平时难以注意到的天才。

你在家里工作——当工作中必须专心于非常抽象的概念时,避免被家庭生活分心到底有多难?

哦,我知道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能很难。但这对我来说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相对而言计算机对我更具吸引力,基本上我常常会忘我地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加上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十分热衷于社交的人。

拥有了自己的家庭看起来并没有改变我的这种性格特征。

我会很乐意地坐在电脑前一整天,如果我正在工作当中,孩子们的骚扰使我分心的话,搞不好就是一顿臭骂。

换句话说:个性中被看作导致社交方面失败的缺陷,当然也可以发展成为你的某种优点。 

原文: Linus Torvalds: Linux succeeded thanks to selfishness and trust by Leo Kelion

via http://www.soimort.org/posts/109/ 



最新评论

从 2025.1.15 起,不再提供评论功能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顶部的“╋”,
使用“扫一扫”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