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外平台:

两岸开源文化面面观(下) —— COSCUP 2014见闻

作者: segmentfault 佟辉

| 2014-08-07 15:00      

很多人看过上篇,希望我可以尽快写出下篇。于是我就将参加今年COSCUP的见闻,单独成篇奉献出来。今年COSCUP官网:http://coscup.org/2014

与台湾开源人的结缘

回顾与台湾开源人的接触,始于2010年,当时GNOME.Asia与台湾COSCUP合办,是时,我没有赶上那次盛会,不过后来加入到北京GNOME用户组之后,成为了台湾GNOME用户组和北京的联系人,认识了Sakura Chuang(Max)等人。之后2011年在北京Linux用户组的月度聚会上,Pingoo讲述了COSCUP的前世今生,不仅如此他还带了一瓶宝贵的台湾高山米酒,我第一次品尝如此甘醇的美味,也正因为此次讲解,让我对COSCUP有了非常深厚的情感,并一直关注,希望可以亲身参加一次。

而后借2012年香港GNOME.Asia大会的机遇,与更多台湾开源人有了接触,也熟识了Ezgo社区的Eric Sun和台湾真理大学的师生们。还邀请他们参加了2012年8月的北京GNOME用户组的月度分享会,特别安排了一次台湾真理大学和佛光大学与大陆开源社区的交流会。

在听说COSCUP四年后,我终于可以第一次踏上宝岛台湾,以演讲者的身份参加COSCUP,也深深领略了这里的开源文化。

四成演讲,六成交友

其实COSCUP最吸引我的并不是两天的演讲题目。大多数演讲还都是比较传统的开源模式,虽然有亮点题目,也有很多在大陆比较难见到的演讲,比如讨论如何运营社区,如何办开源会等等非技术性话题或人文类话题。我将今年上半年我参与组织的两场大会与COSCUP对比罗列如下,各位看官其实可以很明显看出三者的不同:

COSCUP一直秉持的一个原则是“40%听演讲,60%交朋友”,这也成了COSCUP多年来成功的关键。虽然看上去好像弱化了演讲的比重,但因此却强化了人本参与,让开源回归社区,更注重社区参与的味道。

60%交朋友
总召赵柏强讲述COSCUP的原则——40%听演讲,60%交朋友

参加OSTC开源技术大会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参会的人并不关心演讲,也不关心展台,却专注于招呼朋友,招呼好友占领一切可以占领的空间,在交流和闲聊,事实上到这一步的时候,会场已经基本“失控”,但却体现了开源社区的精神——去中心化和自由。

这种情况在GNOME.Asia的时候依旧发生了,原以为演讲开始以后展台周围会没有什么观众,但事实却再次与想象不同:演讲开始以后大量的观众依旧聚集在展台周围,即便是有鸣锣催场,很多人依旧更倾向于与人交流,而不听演讲。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开源社区中的社交需求是个强需求。

主会场座无虚席
主会场座无虚席

Google 的演讲直到当天才最终确定话题——最新的Nato字体
Google 的演讲直到当天才最终确定话题——讲述最新的Noto CJK字体

即便是赞助商的演讲,也搭配了Workshop,不是那种完全的广告性质
即便是赞助商的演讲,也搭配了Workshop,不是商业宣传,有很多干货

丰富的周边活动

为了突出演讲与交友四六开的局面,COSCUP组委会设置了多项除演讲之外的活动。包括为各个社区和赞助商准备的多达20多个展位,而每个参展社区又有自己丰富的活动。比如有的社区举办了抽奖游戏环节,有的社区则举办了现场送书活动,还有社区会举办现场音乐制作和售卖会,更有某饮料赞助商将售卖冬瓜茶搬到了会场……

现场售卖开源硬件产品
现场售卖开源硬件产品

展台的3D现场打印
展台的3D现场打印

其实这些都不是亮点,真正的亮点是会场上出现的“大地游戏”和简历投递,利用每个参会者的鉴别证(也就是胸牌)上的NFC近场通信功能。而贴有NFC贴纸的鉴别证最首要的功能是用在了进场签到上,因为减少了人员参与,大幅加快了签到的速度,1500名公众可在几分钟内全部顺利通过闸门入场。

我的参会识别证,含有NFC芯片,可以参加各种活动
我的参会识别证,含有NFC芯片,可以参加各种活动

而“大地游戏”则是一种很简单的签到游戏,吸引参会者前往各个社区展台刷NFC鉴别证,增进交流机会,进一步增加社交的覆盖度,增加人员接触的可能。从我在GitCafe展台的实际观察来看,这个游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员覆盖和流动都能在展台保持很长的时间,远比我想象中的带来更多的交流。而在其他展台也看到了类似的现象,单纯只是刷NFC鉴别证的比例并不大,反倒是由于这样的活动增加了人员密集家流。

玩大地游戏的终端设备,每个展台均有一台
玩大地游戏的终端设备,每个展台均有一台

而此NFC鉴别证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投递简历,NFC内部会存储个人简历相关的识别方式,可以利用NFC与直接将建立投递到参展公司。另一方面,有的参展公司也自备了简历表格,可以直接当场填写。

GitCafe的展台
GitCafe的展台

GitCafe展台前的正妹
GitCafe展台前的正妹

使用开源工具制作的音乐,还可以现场制作
使用开源工具制作的音乐,还可以现场制作

研华科技是赞助商之一
研华科技是赞助商之一

我很喜欢的mobilgoblin
ckan带来了我很喜欢的MediaGoblin展台

WoFOSS台湾女性开源社区
WoFOSS台湾女性开源社区

最后就是每个开源大会都会有的BoF环节,COSCUP在这个环节上并没有太多创新,但这个环节的存在其实也是为了增加社交机会而设立。

繁忙有序的志愿者组织

此次COSCUP大会最让我感觉惊诧的是志愿者组织工作,在北京举行的2014 GNOME.Asia我也参加了一部分志愿者组织工作,以及会前的志愿者组织会等等。

但相比于COSCUP的1500人规模,无论是GNOME.Asia的300人规模,或者OSTC的600人规模,志愿者(OSTC大会没有志愿者,都是CSDN工作人员)的组织工作绝对已经是小巫见大巫了。从最后一天上台拍照的志愿者来看,COSCUP这次大概有80~100名负责各种工作的志愿者,甚至很多志愿者我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也没有和他们一一合照(只能与几位组长或者参加GitCafe展台活动的同学拍照了)。

与志愿者黃祿勳
与志愿者黃祿勳

与志愿者陳立函
与志愿者陳立函

与志愿者Yu-Chu Tu ,还有另一个志愿者和她很像,以为是双胞胎,一直差点认错人。我是靠她的发巾来识别的。
与志愿者Yu-Chu Tu ,还有另一个志愿者和她很像,以为是双胞胎,一直差点认错人。我是靠她的发巾来识别的。

与销售组大名鼎鼎的虾虾委员长
与销售组大名鼎鼎的虾虾委员长

在我看来,志愿者组织在COSCUP是一大亮点,会前从Facebook一些小伙伴的po文上基本可以一瞥其志愿者组织情况,毕竟已经是第九届了,早就已经具备非常娴熟的志愿者招募机制。按照组长和分工协作的方式组织在一起,目前来看也已经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了。小组长与总召(我猜应该就是总协调人的角色)之间是通过无线电沟通,毕竟这么大的会场,覆盖两栋大楼,也许只有无线电沟通最方便了。通过一级级分批协调的方式,将这么大规模的开源会可以稳妥组织进行下去,实在是难得。

从我的观察来看,看到的是平顺和紧张有序,能看到忙碌的身影,却看不到慌张神色和忙乱无措;能看到巡视会场的组长和总召,却看不到颐指气使和趾高气扬;能看到志愿者与参会者密切沟通打成一片,看不到工作人员无所事事哈欠连天。可以说这次COSCUP的成功完全得益于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整个志愿者组织的合理调配,能感觉到工作压力被多个人分担,使得整个大会的人员组织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暖心的讲者伴手礼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次大会的讲者伴手礼,之前OSTC开源大会送给讲者的是廉价的青花瓷套装,毫无特色可言。而此次COSCUP赠送的讲者伴手礼真的高大上啊!

讲者的伴手礼——活版印刷体验盒
讲者的伴手礼——活版印刷体验盒

竟然是一个需要自己动手DIY的活版印刷体验盒,而体现组委会用心之处的是增加了“COSCUP”字样以及今年大会的主题“Make Things Happer”(软硬兼施的手创开源革命),最让人感动的则是加入了讲者的名字!再打开盖子的那一刹那,我真的是被感动到了,差点鼻子一酸当众泪奔啊!

我的名字!组委会太用心了!
刻有我名字的铅字!组委会太用心了!

回家以后我花了一些时间(其实是很长时间)完成了这个DIY的活版体验盒,也“印”出了组委会的匠心独具。

终于大功告成了!
终于大功告成了!

公民社会的集中呈现

在我理解中,其实开源大会和商业大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办方和参会者。商业会的主办方是一个商业公司或组织机构,参会的人是有商业目的合作伙伴、上下游厂商或者相关产业的人士;而开源会的主办方是开源社区,参会的人也是开源社区里的人,可以说开源会更像是一次自High的大Party。商业会是有阶层差别的,能明显感受到对主办方有益或资源聚拢到主办方的特色,比如区别赞助商参会、购票参会、普通参会等等,还比如赞助商的安排和其与主办方关系为重。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商业会带有一定公益色彩,或者成为某种产业的推广工具等。而开源会,特别是社区会,真正体现了“从社区中来,到社区中去”的精神,比如此次COSCUP的志愿者大多是本地开源社区的成员,比如MozTW、HITCON、SITCON等等。所以当我想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为什么COSCUP的原则是“40%听演讲,60%交朋友”,也就明白了为啥CSDN举办的所谓“开源会”让大家嗤之以鼻的原因了。

“创客”(Maker)在台湾的翻译是“自造”。Richard强哥与纪录片《Maker》的主创畅谈
“创客”(Maker)在台湾的翻译是“自造”。Richard强哥(右一)与纪录片《Maker》的主创畅谈

前一篇文章《两岸开源文化面面观(上)》特别提到了台湾和大陆最大的差别就是基于其强大的公民社会基础,所以其开源发展也更加蓬勃和繁盛。而这种公民社会意识也体现在了COSCUP上。比如大会实时直播(大陆须翻墙),完全由不知名的非大会志愿者的“志愿者”来维护,可以看到有关大会超多资料!还有大会现场IRC频道,在freenode的#coscup 上,既是现场交流,同时也现场组织和通知的快速渠道,并由此形成了COSCUP梗全集等等,这些留下来的资源也成为了之后办会的参考。还有一位医生业余写代码,辅助更多的人可以更健康的生活。也有学校教师通过社区来让学生加入,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等等。这些都启发了更多人,使得开源社区可以不断涌现。这也成就了今天台湾开源社区的繁华。

从COSCUP这个管中窥豹的渠道去了解台湾开源发展,实在是非常恰当的渠道,因为其不仅是台湾最大的开源社区聚会,更是最能集中体现台湾人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特征的地方。也许台湾人觉不出来,但作为从大陆过去的人,这种强烈的对比产生的感受就很强烈了。

COSCUP 2014的总召——赵柏强Bob
COSCUP 2014的总召——赵柏强Bob Chao

虽然今年COSCUP尚有一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没能请到国际大牌来演讲(需要请吗?台湾岛内那些大牌已经足够可以引起大家崇敬了);还如BoF可以好好创意一下,增加更多的趣味(Lightning Talk的趣味还不够吗?);又比如是否能增加一些i媒体宣传,玩好自媒体;还比如演讲时间安排比较紧凑,赶场很痛苦等等。。。最后我希望COSCUP不仅是台湾的,不仅是华人圈的,更应该是亚洲的,甚至是面向全世界的!

最后,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没有你们是无法成就如此丰富多彩的开源大会的!期待2015 COSCUP十周年大会! 这里提个本人愚见,不妨请乐队给COSCUP十周年写一首歌吧,一首属于开源人自己的歌曲(自己的歌曲自己唱),且以开源协议公开,这可以说是整个华人开源圈,乃至全球开源社区首创。

感谢各位志愿者的付出!明年见!
感谢各位志愿者的付出!明年见!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顶部的“╋”,
使用“扫一扫”将网页分享至微信。